看了書也看了電視劇
一開始 我不太能理解為什麼若曦會放棄八爺 跟四爺在一起?
跟著電視劇 又再次把書拿出來 重新看一遍
漸漸 了解 為什麼
八爺跟若曦 還有十三爺 都是 屬於比較被動的人
要別人先有所表示 才會回應
四爺 算是主動先向若曦 表達善意的
而且整個故事中
只要是四爺承諾的事 他就會做到
如果是做不到的事 他也不會隨意答應
四爺與若曦之間 比較像是現在的男女平等關係
而八爺與若曦 則是當時的氛圍 男人三妻四妾無妨
愛情與事業前途 無法相比較
就像八爺勸十爺娶明玉格格時說的
"男女情愛,只不過是錦上添花之物,並不長久"
所以他永遠無法理解 為什麼若曦非要他 在皇位和她之間 選擇一個
故事的結局是若曦死了 十三爺也走了
只剩下四爺 孤獨的在紫禁城裡
我不相信 如果若曦沒死
她跟四爺會有美好的結局
因為 四爺在那個位置上有許多不得不的決定
而這些決定 若曦不一定能接受
還有許許多多的立場問題
長期下來 這些瑣碎的事 會變成巨大的致命傷
愛情 終究會消磨在這些之中.....
一直很喜歡 康熙爺跟若曦說的 : 你能做到忘掉得不到的,珍惜擁有的嗎?
八爺就是如此
他忘不掉得不到的若蘭
也不珍惜眼前擁有的明慧
還好 到最後 他終於珍惜眼前擁有的明慧
可是 卻已經來不及了
雖然 整個故事基本上是以九龍奪嫡為架構
說了 男人們爭奪皇位
只有一女主角若曦
除了八福晉明慧跟十福晉明玉姐妹倆有多些的戲份
刻意淡化了其餘男主角們的福晉們
甚至藉著若蘭之口說出 多妻多子多福照 的想法
但是她們還是存在的
要為了丈夫煩心無法使他開懷 而主動幫丈夫納妾
或者看著丈夫就是比較愛另一個女人
身在現代的我們真能接受嗎??
至少 我不能